今年是我国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核工业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指出了核工业军民融合的发展方向,从强国强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核工业新时期的发展道路。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核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要求,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核工业实现富国强军的双重使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核工业从1955年创建以来,经历了从以军为主到军民结合的两个“30”年。核工业的第一个30年以军为主,取得了“两弹一艇”辉煌成就。第二个30年,核工业逐步实现军民结合,重点转向为国民经济服务。通过30年发展,我国核电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在运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2442万千瓦,世界排名第5,但2014年核电发电量占比仅为2.4%,在有核电国家中排名第27位,远低于14%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建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625万千瓦,占世界在建总装机容量的36%,居世界第1,核工业军民结合的局面基本形成。
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核工业迈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核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国家战略核安全是核工业新的、更高的历史使命,核工业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核工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核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特点。舰艇核动力的技术与核电反应堆技术在反应堆堆芯、燃料组件、安全防护、放射性废物处理,都采用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工艺。铀资源和核燃料,从铀矿勘查采冶、纯化转化、浓缩到核燃料元件生产,都是军民两用的基础环节。核科研开发、核安全、人才、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是军民两用的。装备制造、仪器仪表、仪控系统、材料、化工等配套领域也军民通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核工业未来的重大战略,发展前景广阔。
核军工方面。当前国际核态势日益复杂,美、俄等大国不断优化核力量,我国面临空前挑战。在核军工的基础和能力方面,美俄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以确保领先水平。据报道,未来30年美国将投入1万亿美元用于维护、提升核能力。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8月提出了总额为20万亿卢布的计划,更新现代化装备,其中主要是用于核武器装备。
确保战略核力量的可靠性和有效威慑,数量和质量都十分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设强大核工业,巩固核大国地位。
核能方面。核能是我国能源多元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化石能源中的主力能源。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压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核电是满足我国电力需求,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为4040度,约是美国的1/4,不到日本的1/2;人均年生活用电量507度,约为美国的1/10,日本的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用电量增长的需求巨大。核能是大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普遍选择,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有核电站,并将核能作为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能源资源匮乏的国家对核能发展尤为重视,如法国核能发电占比达到77%,韩国为30%。即使能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甚至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核能。1千克铀-235释放的热量相当于2700吨煤,一座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一年的燃料仅需要20~30吨,几辆卡车就可以运输,相同装机的火电站每天需要上百节火车皮。核能作为我国非化石能源中的唯一可大规模利用的替代能源,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核能是优化能源结构、减排温室气体和解决能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难以为继,2014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为65%,远高于27%的世界平均水平;消费量约为35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煤炭导致的雾霾问题也已成为国家之痛,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能源结构亟待调整。核电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氮氧化合物。2014年,我国核电发电1238亿度,与同等发电量的煤炭发电相比,核电节约标准煤5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亿吨,减排效果十分明显。要兑现雾霾治理的承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非化石能源比重的目标,核电不是选项,而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核能是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核能产业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世界核强国都十分重视核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争占领核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开发更加先进的核能技术是确保核电安全发展的保障,按照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核电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完善先进的核燃料循环体系,是核工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核级设备要求高、难度大,发展核电对提高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几十个行业的工艺、材料和加工水平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有助于推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核电走出去方面。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核电已成为国家新名片,这对带动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以出口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为例,设备设计、制造、建安施工、米乐平台的技术支持均由国内提供,单台机组需要8万余台套设备,国内可有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约15万个就业机会。出口价格约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30万辆小汽车出口价值。如果再加上数十年的核燃料供应、相关后续服务,单台机组全寿期可以创造约1000亿人民币产值,核电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作用十分明显、潜力非常巨大。
福岛核事故后,全球核电发展在曲折中前进,目前已呈现出加速回暖的态势。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有核电并继续发展核电的国家有27个,无核电但正在开发核电的国家有17个,其中越南、白俄罗斯、阿联酋等国的首台核电机组已开工建设,无核电正计划发展核电的国家有28个。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国外核电市场前景广阔。
中核集团作为唯一出口过核电机组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已成功向7个国家出口了4台核电机组和8台核装置。近年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签订了2个出口合同,5个合作框架协议。今年2月,我们与阿根廷签署了1台压水堆核电站合作建设协议。同时,我们正在与埃及、英国等多个国家开展核能洽谈合作。2020年前,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将在海外有多台机组开工建设。
当前,世界核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核电走向世界,引领国际核工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传统核电出口强国美、法、德、日、俄等五国情况来看,美、法国内市场小,不足以支撑本国核工业持续创新发展,企业业绩持续下滑;德、日因本国的核能政策而导致核工业一蹶不振;仅有俄罗斯核工业企业势头十分强劲,但目前俄罗斯经济、外交影响力下降,本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相对落后,核电走出去也受到影响。我国经济实力、外交影响力、产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国内核电正处于产业规模化发展期、技术创新的加速期,这正是中国核工业走向国际的大好时机。只要抓住这一机遇,我国将成为世界核强国,进入第一阵营,引领世界核工业的发展。
核技术应用方面。核技术应用是核科学在各个领域技术的应用,汇集了当前最新的尖端技术,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据统计,美国和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中核技术的贡献约占3%~4%。2010年,美国核技术产生的年产值约为4000亿美元,日本约为800亿美元(不包括核能)。而同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约1000亿人民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核技术应用潜力巨大。未来核技术应用将在材料改性、农业与环境、测量技术、公众安全、核医学等领域有更大的发展,这将成为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推动核工业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国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而言,正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深刻总结我国核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汲取国际经验。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制保障的要求,努力开创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
加强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核工业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其发展涉及到的国际多边双边谈判、重大条约签署、核安保,以及朝鲜和伊朗等国际核问题都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从核工业6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举国之力研制“两弹一艇”的辉煌时期,还是加快军转民,实现核工业二次创业的时期,只要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往往发展得又快又好。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加强核工业领导,随后取得了“两弹一艇”的辉煌成绩。1983年9月,为加强对核电发展领导,国务院成立核电领导小组,秦山、大亚湾核电站随后开工建设,后续8台机组也相继开工,实现了我国核电的起步。2003年11月,国务院成立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小组的领导下,实现了大型先进压水堆的引进和我国核电的规模化发展。
当前,我国核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核军工、核电的发展都到了重要的机遇期和关键的规模化发展期,核电的出口对国家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大。我国已经到了从核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实现核工业的统一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互动。当前,我国核工业的军和民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批军用技术取得了重要成果,大量民用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技术很大一部分都可以军民两用,或者具有军民两用的潜力。建议从多个方面加强技术的军民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
一是在国家规划中加大对军民两用核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对军用核技术转民,民用核技术转军用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二是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确保基础研究投入的长期持续、稳定,建立以核产业应用为导向的专门核基础研究支持渠道;三是完善军民科研互动机制,支持军队科研单位与核工业科研院所围绕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定期会商、信息通报、人员交流、行动协同等工作机制。做好需求方与供给方紧密衔接,确保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形成合力。
以重大项目、重要工程为切入点,以项目发展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国家对重大科技项目、科研体系建设、基础科研的投入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统筹好、衔接好,以重大项目驱动、重要工程建设为抓手,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军民两用技术在更大领域、更广泛层面的推广应用。
我国核工业已经走过了两个30年,未来30年,将是我国由核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努力推动核工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用10~15年时间,即在2030年前使核工业核心能力、创新实力、产业发展基础极大增强,与国际充分接轨,从军和民的水平上进入国际核强国行列;力争用30年时间,即到我国建国100年前后,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能与美、俄并驾齐驱的最先进的核强国。用核能梦助推强军梦,实现强国梦,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