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来给大家培训,我有一些种植方面的问题一定要问问。”近日,记者走进全市谷子产业发展研讨培训会会场,还没开始开会,就听到大家在议论。为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做好今年我市谷子种植示范与推广工作,我市组织召开了此次培训会,主要探讨谷子产业发展前景以及谷子种植和精深加工技术。
近年来,曾被称为杂粮的谷子,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形势下,走入大家的视线,随着近两年谷子种植的日渐成熟,稳定的收入和不断调整优化的种植结构,带动了我市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
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我市秋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400多万亩,其中玉米占了近一半。谷子虽然耐旱抗瘠薄,但前几年农民种植的热情并不高。原因何在?赵治海介绍说,以前,谷粒太小,无法实现精量播种,大播量就少不了人工间苗。夫妻俩搬个板凳,坐在田里剔苗,一晌也就挪三五丈远,一亩地要干上两天。此外,谷穗结构松散,机收损耗大,人工收割、脱粒、晾晒,耗时又费力。因此,大家的种植热情并不高。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压采地下水政策推动,我市谷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谷子对水的消耗量最小,其次,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小米需求量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谷子的收购价格是玉米价格的2倍,加之科技的不断发展,种、收、割、去皮等各个环节的设备也日益先进,机械化操作代替了过去“三一撮、俩一撮、板凳腿、鸭子嘴”的人工操作方式,使得效率大大提升。
听完赵老师的解释,高邑县中韩乡东韩庄种植大户赵秀云告诉记者说:“你得相信科学!过去的笨谷子,3亩1000斤就是好收成。我现在种植张杂谷,1亩就能产900斤。去年,我种植了近2000亩谷子,每亩地比玉米多收益400多元,真是尝到了种谷子的甜头。”
农民的谷物收入有保障,除了谷物的质量保障外,更离不开良好的市场加工销售渠道。藁城区马庄谷子产业联盟负责人李东水介绍说,“只要品质有保证,你们放心种,谷子加工销售就交给我们,我们负责为大家提供销售市场。”
除了种销体系以外,北方学院教授谷子食品加工专家兰凤英也重点介绍了谷子未来的深加工方向:“小米酒、小米醋、米粉、小米蛋糕、饼干、小米油等系列产品是我们未来研发的重点,相信通过深加工能够为广大种植户和经营户带来更好的收益。”
张杂谷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推广的品种,2016年我市开始示范推广种植张杂谷,到今年已连续推广了四年,累计推广22.5万亩。经过几年的发展,示范推广张杂谷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林下种植模式、节水增收模式和助力脱贫三种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提倡谷子深加工,并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在粗粮加工方面做文章,提高谷子附加值,带动谷子生产产业化。同时,积极组织产销衔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联系谷子加工和经销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种植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力求实现推得开、产得多,销得好、收益高,走出一条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销一体化的谷子产业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