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协同发展-米乐平台

更新时间:2018/6/1    来源:    作者:    浏览:
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网络强国建设“六个加快”的新要求,特别强调要“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是网络强国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的重叠部分,涉及政府、军队、产业和社会各个层面,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密切关联,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人民警察网安力量,是针对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特点建立的特殊公安队伍。当前,在网络强国和军民融合战略全面部署并展开的关键阶段,人民警察网安力量可以从社会治理角度加入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打通战略、规划、行动的纵向关节,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扎实有效的把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落到实处,走向深化细化。一、治理重心从战略到规划,加速形成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抓手

网络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站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视角,统筹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加速推动。这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发挥人民警察网安力量的衔接作用,为网络空间军民融合从战略到规划提供落地抓手。

(一)实现战略性与操作性的有效衔接

网络强国战略来源于网络空间日益突出的重要性,反过来又需要国家的政府推动力将之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既是对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提出的新要求,也赋予了社会治理的新内涵。网络强国战略勾勒了网络空间未来发展蓝图,而美好愿望则必须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或行动来实施,把战略性与操作性贯联起来,才能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只是强调概念与理论演绎,就会造成操作性不够,好的思想也难以转换为网络空间军民单位企业发展与建设的具体行动。加强战略设想到行动计划之间的路径设计,是筹划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战略规划系统、规划方法以及到规划制度建设各方面都需要努力的方向。从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规划体系设计和规划流程来看,“战略目标——规划系统——规划组织——社会治理”这一框架离不开人民警察网安力量这个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战略到规划的过程非常重要,不仅要体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和牵引力,反映未来图景,还要将网络空间军地双方发展因素和社会治理目标结合起来,实现军民融合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因此,高度重视人民警察网安力量,将其作为整合军民融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才能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二)把握战略与规划转化的张弛有度

网络强国战略是长远目标且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而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规划设计既要与战略相符合,也要与当前一个阶段社会治理的目标相适应,需要考虑长远目标与近期规划的有机结合,既不过度超前也不过分局限,保持张弛有度、合理弹性。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规划设计是一个全面考虑和通盘衡量的过程,在实现战略向规划过渡中要求体现充分的灵活性和动态性,通过设计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社会资源环境和融合要素上的控制,从而做到更有利于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规划过程中要把握前瞻性和现实性,在发展领域上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划定范围,做到持续有力,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网络空间竞争加剧和国家资源的有限性是政府落实战略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规划的职能作用。这就离不开熟悉网络空间态势的人民警察网安队伍支持。从效果上看,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战略规划是以“增强竞争力”为核心来整合军地双方力量与资源,突出政府在其中的主动作用将有利于引导企业和军队进入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目前人民警察网安力量从事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都可以为军队有效防御“网络国门”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撑,保障军民融合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三)保持战略规划设计思路的清晰明确

网络空间军民融合从战略到规划,无论是环境分析、规划设计、职能布局,人民警察网安力量都是其中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对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战略环境进行透彻分析,依据网络强国战略和社会治理总要求,准确提出规划理念、目标、任务、项目等,对涉及军地各方规划对象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体制背景、国内外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当前网络信息领域缺乏自主技术、核心技术等现实状况,从而得出规划的重点方向。其次要有先进的规划理念。规划理念是规划的“魂”,主要体现在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指导思想、发展方针、指导原则和规划思路中,决定着其他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环节等。再者要有可行的规划目标。这是规划的核心,要紧扣军民融合主题、切实可行、区分功能,不仅要有发展的目标,也要有定量的指标;不仅有时间性的,也要有领域性的;既有战略性涉及全局的,也有战役性局部单一行业的。最后要有清晰的职能布局,明确政府、军队、企业和社会机构的不同任务,同时有配套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等,这是实现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和社会治理双重规划目标和完成规划任务的保障。

二、治理环节从计划到实践,加速推动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落地生效

当前,人民警察网安力量无疑是国家网络治理的主体力量,在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过程中,如何站在实践标准、科学统筹、产业均衡的更高视角,将这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重要力量使用好,事关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效率、效果。

(一)把握适应国情与遵循规律的实践标准

重视国情,从国情出发确定道路、方针和政策,是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成功经验,而中国特色是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总结出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同样,做好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这项系统工程,既要遵循军地合作各领域、各方面的一般规律,也要适应中国网络空间发展的基本国情,综合考虑各产业、各部门的特殊情况。因此,在具体的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工作中,既要考虑从国情出发,也不能把任何事项都说成是从国情出发,把国情当成不遵循规律的“借口”。把既重视国情,又注重遵循规律落实到具体的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实践中,首先要把遵循规律放在首位,要求从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工作经验中探求内在规律,根据规律办事。其次,要把握国情服从遵循规律,在国家网络空间基本国情没有大的变化情况下,必须遵循网络空间发展自身的规律。最后,部门小国情要服从整体大国情,不能把军队或者地方政府、某一产业领域的特别情况凌驾于国家的大国情之上,特别是不能为了经济利益,牺牲国家网络安全和军队发展利益。

(二)立足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科学统筹

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军队的战斗力需求与民用先进技术发展不对称的矛盾,也与国家网络治理水平密切相关。从解决主要矛盾的角度出发,必然需要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但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是有条件的,整个国家资源环境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撑整个网络空间所有行为和部门都毫无顾忌地加快发展,否则,过度使用国家资源的加快发展,必然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制约国家总体战略,影响国防现代化的大局,从而与网络强国战略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虽然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当前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和社会治理一切问题的关键,但也要考虑发展的代价以及用什么方式来推动发展。因此,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必须要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适应网络空间发展阶段和固有特点的以及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相符合的方法措施,科学统筹网络信息产业发展规模与融合的范围,从而使得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效益最大化。就目前来说,充分利用好有十多年实践经验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队伍,借助人民警察网安部队熟悉“网络地形”的优势,进行军民融合的统筹规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倾斜发展与全面发展的产业均衡

在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初期阶段,采取倾斜发展是一种策略,是符合网络强国建设发展规律的最有效率、最易实现短期内高速发展的方式。因此,在网络空间军民融合要素调控中要关注需求与能力的均衡,既要从军民能力需求出发,调整产业结构,也要从网络强国发展目标出发,调整军民融合政策,促进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发展,特别是信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关键要素。实现网络空间军民融合产业平衡就是要促进信息技术与资金等在各个军民融合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布,并与该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把握倾斜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需要推动区域合作功能区的政策,基于不同产业、企业和社会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信息技术发展程度和军民融合潜力等,形成一系列具有主体功能的网络空间军民融合重要区域,从而产生局部优势,综合形成全国网络空间社会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这其中,随着《网络安全法》的落实执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升级落实,其背后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产业力量,一定是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重要产业基础。

三、治理视野从国内到国际,加速构建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国际合作格局

人民警察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已经有国际刑警组织等重要平台。目前,打击网络犯罪也主要有公安力量执行。为此在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国际合作格局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已有国际平台,将军民融合的格局推向国际层面,从而拓展国家网络空间防御边界的战略纵深。

(一)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共享特征,创新武器装备体系的军民融合国际平台

网络信息技术军民两用界限越来越模糊,军民两用日趋融合特征越来越明显,国家军品与国际民品的融合为国家间的军民合作提供了新契机。军民融合不再是“闭门造车”“与世隔绝”的自我研发,而应当借助网络空间互联互通的共享特征,在军事科技、经济标准、军品贸易以及管理效率等各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军民融合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防经济的发展受到由网络空间资源和技术共享所带来的益处。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化共享,改变了军事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采购体系和模式。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能力的提高需要国际化视野。应通过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信息技术,研制、开发和生产军民两用产品,有效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应有效借助人民警察国际合作的机会,通过国际化平台的交流、合作与共享,将装备生产和科研体系的升级置于国际化背景框架之下,充分吸收、学习和开发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促进军民两用网信技术产业链在国际范围的延伸和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和延续我国的装备生产和科研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辐射效应,拓展人才培养的军民融合国际渠道

信息时代,知识是技术及其应用的基础,越来越成为战略优势的重要来源。要适应网络空间和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需求和机遇,应加快信息化知识的积累和信息化人才的储备和培训,这将成为获取技术和信息以及竞争优势的关键。网络空间具有极强的技术辐射效应,网络技术一旦产生,很快将向全球投放,不仅扩散到民用领域,也将扩散到军用领域,进而增进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整体科技实力。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化人民警察力量,通过打击网络犯罪等已有模式,积极拓展网络空间技术进步的国际化发展空间,加速网络空间军民融合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培养、培训和积累,从而保持对最新技术的高度敏感,提高国家整体技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引进体系是网络空间军民融合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的流动不是限于某一区域、地区或国家的范围,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这为实现信息化人才的国际化和多元化提供了条件。在全球一体化框架下的军民融合过程中,应通过警察系统已有的渠道,加强通过引进、派出、学习等方式,实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具体说来,既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和吸引网络空间优秀人才,让全球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贡献,也可以把我国的网络空间人才输送到技术先进的地区和国家去学习和培养,还可以通过各种层次的国际合作联合培养军民两用的自有人才。

(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产业集群优势,打造军队保障动员体系的军民融合国际模式

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军队保障和动员体系的军民融合。军队保障依赖于国民经济,军队从社会经济部门中直接吸收功能相同的保障力;同时,军队将与社会经济部门功能兼容的保障力向社会释放,在支援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程度取决于军民融合的程度,取决于对整个网络信息产业集群融合利用的程度。网络信息产业从生产、运营、应用到维护是一个高度关联的整体,涉及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各类应用单位和个人,具有非常明显的集群特点。为赢得全球军事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双重竞争优势,实施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国际化战略,推动军队保障动员体系融入全球信息产业集群至关重要。网络空间国际化战略扩大和延伸了军队保障和动员的体系和网络。全球一体化背景之下,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要素等无国界流动为军队保障和动员体系的全球化提供了可行条件。通过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全球通联的渠道,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关键业务网络和发达的商业网络以及人才市场纳入为军队服务的保障和动员体系中,基于已有武装警察部队的模式,建立一支网络武装警察维护部队,实现国防体系、武器装备体系的国际化动员,通过网络空间促进军民融合与世界信息体系共生共荣,实现军民融合网络强国的伟大目标。

(来源:中国信息安全)

 

(责编:万鹏、谢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