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协同发展-米乐平台

更新时间:2018/4/11    来源:    作者:    浏览:

激活“民参军” 引领“军转民”

                                                 ——军工企业专家畅谈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解放军报记者 张新 通讯员 马晨晓 罗娟

      融则两利,合则共赢。军民融合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亲自擘画,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进入新时代,军地双方应该如何携手共进,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局面?本期我们邀请航利集团董事长张铀、凌云集团总经理刘鹏和郑州佛光发电公司董事长雷红红,畅谈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向深行朝宽走,谱写军民融合发展新篇章

                                                                  航利集团董事长张铀


   记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企业怎样认识和理解当前新环境?

   张铀:军民融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要任务是要把握运行规律。如果把军民融合比作广阔的大海,企业就好比航行在这片大海上的一艘帆船,要想当好“船长”,除了船体质量、航海技能过硬以外,还要掌握好政策法规的“风向”,只有把这些影响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才能在这段航程中行得稳、跑得远。

   雷红红:作为民企,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向深度融合推进的过程中,必须直面强化思想观念、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执行力度等诸多考验,把企业目标与国防建设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端正心态、摆正位置,不计较眼前得失,建立良好的口碑,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着眼打赢,优势民企用“硬科技”叩开参军之门

                                                        郑州佛光发电公司董事长雷红红


   记者:如果说过去有的“民参军”仅仅满足于“有位”,今天就应当追求“有为”。军工企业如何看待“民参军”带来的新活力,民企又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参军”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刘鹏:军工企业应该敞开胸怀,充分利用地方优质科研力量,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服务。以碳纤维牵引杆为例,企业借助地方科研院所的复合材料成果,用碳纤维替代原有的钢制材料,使产品的装箱尺寸及重量大幅降低,实现了杆体延伸模块快速分解组装。新材料应用到装备后,有效提升装备外场维护和战场抢修能力。引导优秀民企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快速发展,是军工企业的责任。

   雷红红:产品销往部队只是“民参军”的第一步。掌握部队的实际用装情况后,提供官兵需要的“米乐app官方的售后服务”,是企业下一步为之努力的方向。为了收集官兵对高新工程电源保障车的反馈,这些年,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奔赴部队走访调研。受访官兵提出了20余项改进意见,经过改进后的这型装备,被列为陆军装备“精益制造”的试点工程。在“民参军”道路上,只有找准武器研发与部队需求的最佳契合点,才能造出有利于战斗力建设的产品。


破局开新,“国家队”勇当经济建设排头兵


                                                                   凌云集团总经理刘鹏


   记者:当前,一大批军用技术成果成功向国家经济建设领域转化。军工企业如何发挥军工品牌优势,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张铀:军工企业要积极寻找自身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让更多的军用技术“走出去”。目前,我国大量民航发动机需送国外大修,而我们自主研发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很符合市场需求。将这项技术成功转化到民用领域,发动机的维修周期、维修价格将大幅缩减。找准军地需求的支点,军用技术就能像充满韧性的杠杆一样,撬动优势资源的巨大动能,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刘鹏:军民融合绝不仅限于科技装备等物质层面的“硬融合”,“软”“硬”结合才能把步子迈得更稳。这些年,凌云集团凭借军工制造的优势,在幕墙门窗行业站稳脚跟。企业承建了世博会中国馆、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多项工程。在研发及施工过程中,“国家队”独有的米乐app官方的文化、管理体制、质量理念等“软实力”,对打造高质量产品,起到促进作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