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协同发展-米乐平台

更新时间:2018/7/23    来源:    作者:    浏览:

164ba9018d448199070119.jpg

传统军工大省的破茧之路

——从一次培训热看湖南省军民融合怎样真抓实干、如何紧抓快干

1.打破信息不对称的隐形怪圈

公共服务平台日趋完善

2018重庆高交会上,湖南华诺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一亮相,立即引起广泛关注。这家企业作为国内安防技术应用的佼佼者,一直潜心研究以电磁波为核心的各类安全设备,技术和产品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由他们研发的某型定位穿墙雷达,能同时检测到3至10个目标,可以广泛应用于丛林搜捕、城市反恐、人质解救和灾难搜救等任务。

在军民融合道路上,这家企业走过了一条从“两眼乌黑”到“渐有所悟”,从“撬开门缝”到“登堂入室”的破茧之路。企业掌门人表示,地方政府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他们有效缩短了这个过程。

早在三线建设时期,湖南就被国家布局为军工建设大省。2013年,全省适应形势需求,又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基础牢,不等于起点高;起步早,不等于质量好。湖南省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黄东红介绍,各方从反思中找差距,看清了一些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譬如,吸引军工单位与省内民口单位形成紧密合作关系的体制机制还缺乏;激发军方科研团队与湖南合作的内在动力机制还不完善。一个直接表现是,军工企业反映当地优质配套企业难找,而民口企业反映,有好技术有好产品“参军”却很难。

如何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隐形怪圈?此次专题培训中获悉,湖南省正按照“政府主导、需求导向、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互联网 服务”的模式,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整合省内各类资源、信息和服务,建设以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枢纽、市州窗口及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补充、各类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军民融合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线上与线下结合,公益服务与专业服务结合,为“军转民”“民参军”提供规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全方位服务。

2.走出协同创新不足的困境

高端人才团队立起标杆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黄伯云教授创建的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汇聚国内顶尖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专家团队,经过发展整合,现已形成包含航空用碳基刹车材料、航天及民用碳基材料制品、飞机机轮及国产c919大飞机机轮刹车系统等产品的完整上下游链条。

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团队,先后研制出世界领先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设备,催生了湖南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省现有相关企业51家,从业人员5000人左右。

高端人才团队纷纷落地湖南,无疑给这里的军民融合立起了标杆。

今年以来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湖南瞄准军民协同创新使长劲,走出了单纯给钱给物给户口的短期行为。筑巢引凤“三招”特殊政策,让这次专题培训中赶来授课的外地专家频频竖起大拇指:第一招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松绑”; 第二招完善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加油”;第三招突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开路”。

松绑、加油、开路三招并用,三箭齐发,政策“溢出效应”很快显现。7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小组就湘潭市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开展2018年度专题调研。大家欣喜地发现,2017年湘潭军民融合产业实现产值380亿元,占全省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随后调研中,小组成员们强烈感到,湘潭的“五融”已成为整个湖南军民协同创新的生动写照:人融——军民一家,感情上融起来;技融——技术互通,创新上融起来;产融——产业互补,链条上融起来;利融——富国强军,利益上融起来;城融——同处一地,角色上融起来。

3.从结合到融合的变道换轨

产业示范基地脱胎换骨

这是一组令人鼓舞的数据:沅江船舶产业园1至2月完成工业总产值8.8亿元,同比增长25.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44亿元,同比增长24.32%。

无独有偶。湖南省与中国电子合作共建的中电软件园,创建央企与地方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级北斗专业化示范园区。园区构建起央企对接、产业聚集和协同创新三大产业服务平台,承载了中国电子“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程中的国产计算机整机、海洋信息安全、航空航天信息化、金融信息安全、医疗信息安全,形成军民融合、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园区注册企业已达1900余家, 2017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军民融合特色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61%。

放眼整个湖南,4个军民融合特色园区保持了高质量发展势头。

为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09年起,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分7个批次培育和认定了32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湖南相继有株洲、平江工业园区、湘潭雨湖区入选。

当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湖南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快了从结合到融合的变道换轨。在国防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军工央企对接合作、军民协同创新、引导民参军、国防动员等方面,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以株洲为例,今年5月下旬,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携手湖南助推中部崛起大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上,株洲4个军民融合项目成功签约,涉及航空制造、航空小镇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总投资近6亿元。株洲并非“一枝独秀”,但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变道换轨,正在给产业示范基地带来脱胎换骨的巨变。

4.内编目录外联大赛的淬火

新兴领域布局稳步推进

2018年5月,第三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启动,大赛分阶段进行,11月份的决赛安排在长沙市。湖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参与方、长沙市人民政府作为承办方,上下联动,积极协调省内各方力量,给大赛以有力支持。

在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上,湖南省有5个项目进入决赛并获优胜奖,省经信委获得“优秀组织奖”。

这又是令许多外地人羡慕的两个非常举措。

一个举措,湖南省政府分别与国防科大、海军工程大学合作设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省军民融合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承担一系列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建设。

另一个举措,每两年一次编制并公开发布《湖南省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重点推进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

“内编目录外联大赛”,有人用这句话概括湖南高度重视新兴领域的军民融合,相关布局稳步推进的可喜局面。

湖南省内近百所高校大都开设了与军工相关的专业,拥有一批军工相关职业院校、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团队、国防特色学科。“如此丰厚的创新资源,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新兴领域的军民融合搞得更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表示。

“哪家公司有氧化锶分离技术?”“有船用大型曲轴加工能力吗?”这次培训班专用微信群十分活跃,许多信息正是聚焦军民融合的新兴领域。

新兴领域的拓展,正带动着传统领域的军民融合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也是破茧之路的应有之义吗?各方对此充满期待。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