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协同发展-米乐平台

更新时间:2021/10/15    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作者:    浏览:

  10月8日,云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发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规划《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出席会议并作发布。

  王学勤指出,“十三五”期间,云南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是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2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实现翻番,全国排名从第23位提升到第19位。二是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更加突出。“十四五”期间,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国产首个、全球第2个十三价肺炎疫苗和二价脊灰减毒疫苗等3种疫苗获批上市;三七、灯盏花种子种苗标准和中药材标准通过国际认证。世界首创的水力式升船机建成使用;烟草柔性制丝设备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全国最大铂族金属再生利用基地;花卉新品种数量和种类全国第1;“云上黑山羊”成为中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三是科技创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功建立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为全国新冠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必不可少的关键支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科维福新冠灭活疫苗已获批纳入国家紧急使用。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省8502个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王学勤指出,进入“十四五”,云南省科技创新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云南省科技创新如何同4600万人民对高质量发展的期盼相适应,如何让云南科技创新释放更大活力,如何支撑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些都是摆在云南科技创新道路上的“赶考题”。解决这些考题,全力抢占技术、产业、人才、平台制高点,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是云南科技创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王学勤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是发挥优势特色,在打造国之重器上彰显云南担当。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云南模式,加快以云南实验室为引领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瞄准中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目标,形成一批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纵贯产业链上下游,横贯“研发—突破—应用—推广”创新供给链的云南实验室。到2025年,争取在合金铝、稀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等领域高水平建设若干云南实验室,打造领先科技力量。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绿色铝硅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物种业、先进制造、新材料、数字云南、绿色食品、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整合组建工程研究中心,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工程化技术研究,推动先进技术应用示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牢牢抓住科技创新支撑“三个定位”建设的主基调。规划编制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在规划重点任务部署上,对科技支撑引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进行了专章部署。其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围绕乡村振兴、平安云南和健康云南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科技任务部署,为云南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贡献科技力量。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聚焦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等三个方面进行科技任务部署,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奠定良好基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围绕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等两个方面进行科技任务部署,为“大循环、双循环”提供重要支撑。三是推动“双链”融合,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绿色能源、先进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食品与特色消费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及技术、现代服务业等八个重点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加大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力度,支撑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00个。四是推动科技创新与民生福祉共进的“云南格局”。“十四五”期间,云南省科技创新工作将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提高“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科技力量。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置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为云南省深入开展以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科技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安全等领域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围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展低碳、脱碳以及负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五是进一步激发“引爆”人才聚集的活力效应。规划将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作为一个重点任务专章部署,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完善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方式。改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人才团队更大项目立项建议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财政经费预算支出分类管理制度。推进科技经费“包干制”改革,将部分实行科技揭榜制等目标明确量化的项目和部分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纳入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建立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容错机制。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快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和科技人才兼职兼薪政策。强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激励,切实落实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绩效支出激励政策。落实科研人员“双聘制”,探索高端、紧缺科技人才“多点执业”。推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在重大项目申报、科研条件、收入待遇、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必要保障。

  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云南科技战线将以规划为引领,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科技创新的重大责任使命,以百折不挠的斗志攻关“卡脖子”技术,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解制约创新整体效能的梗阻;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勇闯科研“无人区”,努力创造更多领跑世界的重大科技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云南力量。

网站地图